在實際的鋼材流通業(yè)務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要求:“這個材料太軟了,給我找些硬點的料”,于是我們的采購員、我們的鋼貿商就會滿世界去找“硬一點的料”。
那么問題來了:
什么叫“硬一點”的材料?
我們都知道,一個名詞或定義是要跟著語境來的,要結合上下文判斷,這也是為什么現在針對文本的語義解析從最早的詞袋技術慢慢轉向了NLP神經網絡自學習,無非是學個前后文關系。
那么“硬一點”在鋼鐵生態(tài)鏈中的常見語境是什么呢?常見的有兩種:
1、在鋼廠/大終端等標準化程度高的語境中,硬不硬通常指的是“材料表面硬度”,硬度值高是硬,硬度值低是軟。
2、在鋼貿和小終端的語言環(huán)境中,硬不硬通常指的是“是不是容易掰彎”,實際上對應的是質保書上的“屈服強度”指標,屈服強度高不容易掰彎,屈服強度低容易掰彎。
“硬不硬”可能是指的兩個完全不同的力學性能:硬度指標,比如洛氏硬度、維氏硬度等;或是屈服強度,比如上屈服強度、Rp0.2等等。
接下來,又引出了第二個問題:
屈服強度和表面硬度可以互相轉換嗎?
答案是不能,屈服強度和表面硬度沒有轉換關系,不能互相轉換。
但是硬度和另一個指標:“抗拉強度”有統(tǒng)計學上的正比關系,在某些條件下可以轉換做參考。知鋼小程序中的硬度轉換工具就是基于這個原理的(點擊圖片進入小程序)。
注:
硬度和抗拉強度是機械零部件的產品檢驗中最常用的兩個力學性能指標。強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材料的使用價值, 抗拉強度則往往在機械零件設計中被作為評估其承載能力的主要參數。
而硬度由于檢測方法簡便、迅速又不破壞零件, 在有些情況下可以通過測定硬度并利用硬度與強度間的換算關系來檢查和判斷零件的強度性能。
是不是有點暈?我們接著看比對與分析:
最后,我們來看下三個力學性能指標的關系
表面硬度、屈服強度、抗拉強度
1、屈服強度是指多大力下開始塑性變形,簡單理解是用多大的力可以掰彎。
2、抗拉強度是指材料承受多大載荷會被拉斷,可以簡單理解多大力拉斷。
3、表面硬度是指一種抗表面侵入的能力,或者說是要多大力可以壓入。
4、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沒有必然聯系,兩種材料可能用同樣的力可以拉斷,但是掰彎的力卻有大小。
比如常見的牌號HC420/780DP和HC570/780CP,抗拉強度都是780MPa(拉斷用的力),但是屈服一個是420MPa,一個是570MPa(掰彎用的力)。
5、硬度和屈服沒有統(tǒng)計學上的關系,無法進行互相轉換。
6、硬度和抗拉強度有統(tǒng)計學上的關系,某些條件下可以轉換作為參考,但是不能直接替代檢測值。
了解了基本原理后,
業(yè)務中我們才可以做出準確的應對
當用戶問出材料“硬不硬”的問題時,我們應當多問一句,確認具體指的是屈服強度還是表面硬度。
當用戶對那些生產時不要求做硬度的材料提出表面硬度值的要求時,可以用抗拉強度轉換后供用戶參考,但是對于準確的硬度值仍需要送樣做檢測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