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牙塊采用雙齒仿形感應器進行感應加熱淬火,因感應器結(jié)構(gòu)復雜、制造精度要求高,國內(nèi)感應器制造廠家制作的感應器精度高的價格昂貴、精度低的無法滿足使用要求,且因感應器較重,在使用中容易變形,目前無有效的校正方法,感應器使用一段時間后發(fā)生變形,嚴重影響加熱淬火質(zhì)量,造成淬火質(zhì)量不穩(wěn)定,降低了工件的使用壽命。為了解決此問題,試驗制作單齒仿形感應器,并對單齒仿形感應加熱淬火工藝進行了研究。
一、試驗材料及方法
選用單齒牙塊進行淬火試驗,技術要求為:淬火后硬度≥50HRC,硬化層深度≥18mm。第一種方案:采用多次加熱,每次加熱待工件透熱一段時間后再加熱,加熱頻率2kHz,加熱功率80kW。第二種方案:加熱方法與第一種方案相同,加熱時間比第一種方案少60s,加熱頻率2kHz,加熱功率80kW。第三種方案:加熱方法、時間與第一種方案相同,加熱頻率10kHz,加熱功率80kW。牙塊在感應加熱淬火過程中,感應器與鏈窩之間間隙均勻,加熱后采用高溫測溫儀檢測得牙塊溫度在870~910℃,采用AQ251淬火冷卻介質(zhì)進行淬火。
二、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
對三種方案試驗的牙塊進行淬硬層深度檢測,牙塊淬火狀態(tài)如圖1所示,硬度切片取樣位置如圖2所示,硬度檢測結(jié)果如圖3、圖4、圖5所示,切片硬度如圖6所示(縱坐標為硬度50HRC以上距表面的距離)。在實際檢測中,三種牙塊硬度最高為59HRC,最高硬度基本相同,說明三種方案淬火后同種材料的淬火硬度相同。
圖1 牙塊淬火示意
圖2 牙塊硬度切片位置
圖3 方案一切片
圖4 方案二切片
圖5 方案三切片
圖6 牙塊切片淬硬層深度曲線
(1)從牙塊切片硬度檢測結(jié)果看出,采用方案一淬火后牙塊淬硬層深度最淺為18mm,最深為21mm,達到技術要求;采用方案二、方案三進行淬火后,淬硬層深度最淺為9mm,最深為15mm,未達到技術要求。(2)對方案一、方案二切片淬硬層深度結(jié)果進行分析,理論計算,當頻率為2kHz時,理論淬硬層深度為DS=11mm,要想得到≥18mm的淬硬層深度,工件表面靠渦流加熱,大于渦流深度的區(qū)域必須靠熱傳導,有資料總結(jié),當選擇加熱頻率時,頻率一般為0.33<DS/d<1(d為工件實際淬硬層深度),最佳頻率時,DS/d=0.5,采用前兩種方案工藝參數(shù),工件加熱溫度均達到淬火溫度,第一種方案加熱時間長,工件加熱時除了靠表面渦流加熱,大于渦流深度的區(qū)域必須靠熱傳導進行加熱,因此加熱淬火后淬硬層深度達到技術要求,但對于第二種試驗方案參數(shù),因加熱時間少,主要靠工件表面渦流加熱,利用熱傳導加熱時間較短,導致切片淬硬層深度不能滿足技術要求。(3)對方案一、方案三切片淬硬層深度結(jié)果進行分析,理論計算,當頻率為10kHz時,理論淬硬層深度為DS=5mm,根據(jù)DS/d=5/15=0.33,屬于頻率選擇下限,此種加熱方法要達到≥18mm淬硬層深,工件表面靠渦流加熱無法滿足技術要求,大于渦流深度的區(qū)域主要靠熱傳導加熱,此種加熱方法加熱效率低,工件表面過熱度大,工藝難度高,不建議采用此種工藝方法。(4)效率對比,對采用雙齒仿形感應器與單齒仿形感應器淬火效率進行對比,單齒仿形感應器淬火效率與雙齒仿形感應器相比降低了30%。(5)提高了感應器使用壽命,原雙齒感應器使用壽命一般為3個月,現(xiàn)改為單齒感應器后正常使用壽命為9個月,感應器使用壽命提高了3倍。
三、結(jié)束語
(1)感應加熱淬火頻率選擇相當關鍵,一般建議采用透入式加熱方法。(2)采用單齒仿形感應器進行淬火處理后,硬度最高達到59HRC,淬硬層深度≥18mm。與原雙齒仿形感應器相比,加熱效率降低了30%,但對于此種關鍵產(chǎn)品,確保淬火質(zhì)量的穩(wěn)定性是關鍵,因此建議采用單齒仿形感應器。
作者:米佩,李白
單位:寧夏天地奔牛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來源:《金屬加工(熱加工)》雜志
(本平臺"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wǎng)"的部分圖文來自網(wǎng)絡轉(zhuǎn)載,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技術信息。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出處望請諒解,敬請聯(lián)系主編微信號:steel_tube,進行刪除或付稿費,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