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氏體組織形態(tài)
是一種非擴散型相變,是提高鋼的硬度、強度的主要途徑。
1.1 板條狀馬氏體(低碳馬氏體):
是低、中碳鋼,馬氏體時效鋼,不銹鋼等鐵系合金中形成的一種典型組織。亞結構是位錯(又稱位錯馬氏體),其形態(tài)特征見表 1。
1.2 片狀馬氏體(針狀馬氏體或高碳馬氏體):
常見淬火高、中碳鋼,高鎳的 Fe-Ni 合金中。亞結構是孿晶,其形態(tài)特征見表 1。表 1 鐵碳合金馬氏體類型及其特征
1.3 其它馬氏體形態(tài):
1.3.1 蝶狀馬氏體:在 Fe-Ni 合金中當馬氏體在某一溫度范圍內形成時會出現,形狀為細長桿狀,斷面呈蝴蝶形,亞結構為高密度位錯,看不到孿晶。
1.3.2 薄片狀馬氏體:是在 Ms 點極低的 Fe-Ni-C 合金中發(fā)現的。呈非常細的帶狀,帶互相交叉、呈現曲折、分叉等特異形態(tài),由孿晶組成的孿晶型馬氏體。
1.3.3 ε 馬氏體:在 Fe-Mn 合金中,當 Mn 超過 15%時,淬火后形成 ε 馬氏體,它是密排六方結構。金相形態(tài)呈極薄的片狀。
2 貝氏體組織形態(tài)
貝氏體是過飽和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的兩相混合物。
2.1 上貝氏體(B 上 ):是成束的大致平行的條狀鐵素體和間夾有相平行的滲碳體所組成的非層狀組織。亞結構是位錯。形成溫度在貝氏體轉變區(qū)的上部。
中、高碳鋼 350~550℃,低碳鋼溫度要高些。
光學顯微鏡下:看到成束的自晶界向晶內生長的鐵素體條,整體看呈羽毛狀,分辨不清條間的滲碳體粒子。低碳鋼(0.1%C):鐵素體條略寬,滲碳體呈細條狀。
中、高碳鋼:形態(tài)由粒狀、鏈珠狀而出現長桿狀。高碳鋼(1.0%C 以上):組織似雪花狀,基體上由短條鐵素體和短桿滲碳體所組成。隨含碳量增加,滲碳體可分布于鐵素體之間,也可分布于各個鐵素體板條內部。
電鏡下觀察:看到鐵素體和滲碳體兩個相。鐵素體之間成小角度晶界(6°~18°),滲碳體沿條的長軸方向排列成行。大片鐵素體板條群之間成大角度晶界。
2.2 下貝氏體(B 下 ):是片狀鐵素體與內部沉淀的碳化物的兩相組織。亞結構為位錯。
中、高碳鋼形成溫度與約 350℃~Ms 點之間。
光學顯微鏡下:鐵素體相呈針狀或片狀,針與針之間相交一定角度,分辨不清碳化物。
電鏡下觀察:看出碳化物呈粒狀或細片狀分布于 a 相之內,沿著與片的長軸相夾 55~65°的方位排列。
B 下 與高碳M 回 非常相似,都呈暗黑色針狀,各個針狀物之間都有一定的交角。
光下光鏡:難區(qū)別。
電鏡下:B 下 的碳化物只分布在[121]a一個方向上,M 回 碳化物分布在兩個方向上。B 下 比M 回 更易受浸蝕變黑。
2.3 粒狀貝氏體:是由塊狀(等軸狀)的鐵素體和富碳奧氏體區(qū)所組成。富碳奧氏體區(qū)一般呈顆粒狀,也可能呈小島狀、小河狀等。
從顯微組織的形態(tài)和分布看下貝氏體與高碳鋼的回火馬氏體非常相似,都呈暗黑色針狀,各個針狀物之間都有一定的交角。
從形態(tài)上區(qū)分:馬氏體針葉較寬且大,兩片針葉相交呈 60°角,而下貝氏從顯微組織的形態(tài)和分布看下貝氏體與高碳鋼的回火馬氏體非常相體針細且短,針的分布較任意,且兩葉相交多為 55°。
從受侵蝕程度區(qū)分:馬氏體較下貝氏體難于侵蝕,常用淺(輕)浸蝕法區(qū)分,浸蝕后出現的黑色短細針即為下貝氏體。
淬火狀態(tài)下馬氏體呈淺色背景,上面分布著深色的板條。背景變深,但趕不上先形成的板條,則回火馬氏體。正常浸蝕下:回火馬氏體棕黃色。
高碳馬氏體的慣析面為(225)γ 和(259)γ,下貝氏體的慣析面為(112)γ。
上貝氏體與低碳馬氏體共存時:
上貝氏體常分布于原奧氏體晶界,通常上貝氏體的襯度明顯深于馬氏體,上貝氏體受蝕較均勻,低碳馬氏體各板條束間呈現襯度差。
下貝氏體與回火馬氏體共存時:
高倍下觀察下貝氏體的針片呈不均勻黑色,似依稀可見的兩相組織,高碳馬氏體則呈均勻灰黑色。
高倍下下貝氏體沒有中脊